讓我們隨手來一杯:用馬克杯來杯葡萄酒 - 品杯會

撰稿編輯:葉茂祥

這些年來造訪過一些歐洲的城市,看過幾個有趣的現象:我們(台灣人)習以為常的”茶葉”竟然是放在百貨公司的奢華精品樓層,與精緻的骨瓷、銀器放在同一區域;法國瑪黑茶在巴黎的總店販賣茶葉的方式,與印象中台灣中藥房雷同,茶葉罐放在櫃枱後方一格一格的櫃子裡,服務人員打開罐子,用小鏟子取出茶葉,使用傳統秤子量測茶葉重量後再打包起來,十足的東方味。實際經驗再加上爬文發現,歐洲人很喜歡東方茶葉的香氣,尤其是入喉回甘的口感,也很講究茶具與泡茶的方式步驟,目的是為了想品嚐美好的茶香與回甘口感。

反觀台灣,茶飲文化已經融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除了傳統的泡茶方式(功夫茶)外,便利商店裡也有許多茶飲可選擇,茶飲雖然裝在保特瓶中,卻又不失水準,要香氣有香氣,要回甘能回甘,甚至有的還強調搖一搖有雲霧感(大人的味道)更好喝。所以在台灣時常看到男女老少都是人手一瓶,轉開瓶蓋,馬上就可享受美味的茶飲。

這讓我不禁想到葡萄酒也有相似之處,卻是立場卻完全相反:在台灣葡萄酒常被認為是奢華飲料,喝葡萄酒一定要使用水晶酒杯,這樣才能完整呈現葡萄酒的香氣。品飲時如儀式般的先要觀察酒色、搖晃酒杯後再把鼻子塞進杯子裡嗅聞美妙的香氣、而後入口啜吸一番,等香氣完整釋出後再吞入喉,最後還可能需要閉眼感受複雜的香氣與尾韻。在國外,他們是怎麼喝葡萄酒的呢?觀察外國人的喝酒方式,以及與外國友人的喝酒經驗,他們認為葡萄酒是日常必需品,天天在喝的飲料(甚至在歐洲賣場還會看到葡萄酒比礦泉水便宜),既然是日常飲料,當然就是輕䯳享用,有葡萄酒杯就用葡萄酒杯,沒有葡萄酒杯的話用馬克杯也可以。

那麼有趣的問題來了,究竟葡萄酒能不能使用馬克杯或是其他的杯子呢?如果想喝葡萄酒,但身邊沒有專業葡萄酒杯時,有沒有其他的選擇性呢?

為了找出答案,我找了幾位平常有在喝酒的友人,一起參與這個葡萄酒有趣(ㄜˋ ㄍㄠˇ)的實驗。
先說明實驗條件:

參與人員

包含我總共有6名測試人,酒齡介於3-15年不等,其中有葡萄酒杯控,也有朋友曾在西班牙旅居2年,藉此希望有助於收集到不同的聲音。

葡萄酒準備7款

  1. 不甜的義大利氣泡酒 - Astoria Sushi extra dry sparkling wine
  2. 不甜的芳香型白酒 - 紐西蘭白蘇維濃 / Kim Crawford Sauvignon Blanc 2017
  3. 微甜的芳香型白酒 - 德國QbA / Peter Mertes Liebfraumilch
  4. 不甜的過桶白酒 - 美國夏多內 / Menage a Trois Gold Chardonnay 2015
  5. 中度酒體香氣細緻的紅酒 - 法國布根地黑皮諾 / Domaine Valmoissine Pinot Noir 2016
  6. 中度酒體果香濃郁優雅的紅酒 - 法國隆河 / E. Guigal Cotes du Rhone 2013
  7. 重度酒體的過桶紅酒 - 美國加州紅酒 / Menage a Trois Midnight Dark Red Blend 2015

杯子6種

葡萄酒杯、咖啡杯、馬克杯、清酒吞杯(直統陶杯)、水杯/啤酒杯、硬殻塑膠杯

實驗進行方法

葡萄酒的順序從不甜氣泡酒 → 白酒 → 紅酒 (依葡萄酒款的順序)

  1. 一次喝一瓶葡萄酒,接著是白酒,最後才試紅酒。(依照葡萄酒款的順序)
  2. 每次只試一瓶葡萄酒,搭配不同的杯子,杯子的使用看各人喜好,沒有一定順序。
  3. 所有杯子都試完後,每人都要提供這瓶酒自己偏好的杯子順序,第一名到第六名。

看到這裡,如果你覺得這個主題很好玩,請繼續這場有趣的實驗結果。也許你覺得純粹在惡搞、很無聊,最後的實驗結果有點出乎意料喔。

實驗測試結果

全員的平均評分,以喜好度呈現,數字愈小愈喜歡
每款酒我個人的品杯筆記,在我個人的FB網誌 < 讓我們隨手來一杯 - 品飲筆記 >

圖說:分數越低者,為越喜歡

全員的平均評分,以喜好度由左至右排序

  1. 不甜的義大利氣泡酒 - Astoria Sushi extra dry sparkling wine
    葡萄酒杯 > 硬殻塑膠杯 > 水杯/啤酒杯 > 咖啡杯 > 吞杯 > 馬克杯
  2. 不甜的芳香型白酒 - 紐西蘭白蘇維濃 - Kim Crawford Sauvignon Blanc 2017
    葡萄酒杯 > 硬殻塑膠杯 > 水杯/啤酒杯 > 馬克杯 > 吞杯 > 咖啡杯
  3. 微甜的芳香型白酒 - 德國QbA - Peter Mertes Liebfraumilch
    葡萄酒杯 > 硬殻塑膠杯 > 馬克杯 = 水杯/啤酒杯 = 吞杯 > 咖啡杯
  4. 不甜的過桶白酒 - 美國夏多內 - Menage a Trois Gold Chardonnay 2015
    葡萄酒杯 > 吞杯 > 咖啡杯 > 馬克杯 > 水杯/啤酒杯 > 硬殻塑膠杯
  5. 中度酒體香氣細緻的紅酒 - 法國布根地黑皮諾 - Domaine Valmoissine Pinot Noir 2016
    葡萄酒杯 > 水杯/啤酒杯 > 吞杯 = 咖啡杯 = 馬克杯 > 硬殻塑膠杯
  6. 中度酒體果香濃郁優雅的紅酒 - 法國隆河 - E. Guigal Cotes du Rhone 2013
    葡萄酒杯 > 水杯/啤酒杯 > 吞杯 = 咖啡杯 = 馬克杯 > 硬殻塑膠杯
  7. 重度酒體的過桶紅酒 - 美國加州紅酒 - Menage a Trois Midnight Dark Red Blend 2015
    葡萄酒杯 > 吞杯 > 水杯/啤酒杯 > 馬克杯 = 咖啡杯 > 硬殻塑膠杯

根據這次的實驗結果發現一個有趣的規律:

芳香型的清爽白酒 / 氣泡酒(不過桶)

使用硬殻塑膠杯喝起來的表現很好,甚至與一般的葡萄酒杯差異不大。

中/輕度酒體、果香優雅、桶味不重的葡萄酒

使用水杯/啤酒杯 得到比較好的評價,原因是使用 水杯/啤酒杯 雖然香氣衰減,但杯子會加強葡萄酒甜感的表現,喝起來比較順口。
NOTE:不論是水杯/啤酒杯 或是 咖啡杯 的表現都與葡萄酒杯差很多。水杯/啤酒杯 或 咖啡杯 只是在沒葡萄酒杯時的選擇而己。

桶味重的白酒、紅酒

則是使用吞杯有比較好的表現。吞杯是直統的陶杯,在桶味重的白酒會加強桶味香氣,但因為可喝到白酒的酸,所以表現很好;重桶味的紅酒在吞杯也會被放大木桶香氣,但果味、草本的香氣仍然有所表現,所以不膩口。

最後把結論簡單整理如下,希望能幫大家在面對有葡萄酒但卻沒葡萄酒杯時,找出第二種堪用的杯子選擇。

氣泡酒 / 芳香型的清爽白酒(不過桶):硬殼塑膠杯
中 / 輕度酒體、果香優雅、桶味不重的紅酒 -- 歐洲國家/智利/阿根廷:水杯/啤酒杯
桶味重的白 / 紅酒 -- 美國/澳洲:吞杯(直統陶杯)

如有任何葡萄酒相關問題或是想要分享心得的朋友,歡迎加入我們的FB公開社團 - 識酒參葡萄酒工作室!!
或是追蹤個人 IG : @mattyeh66


**著作權所有,請勿轉載**

葉茂祥
力領科技 資深技術經理
經歷

- 矽創電子 技術經理
- 肆酒參葡萄酒工作室 專職講師
- Circles高階商務交流平台 專職講師
- 中壢社區大學 葡萄酒講師
- GD Restaurant/Bingo Bistro/Noi 私廚 顧問
- 矽創電子葡萄酒研習社 專職講師
- 自強基金會 葡萄酒 講師


證照

- 日本侍酒研究會-國際日本講師認證
SSI - International Official Lecturer
- 日本侍酒研究會-清酒唎酒師認證
SSI - Kikisake Shi / Sake Sommelier
- City & Guilds 國際葡萄酒侍酒師證照
City & Guilds Wine Sommelier Master
- 葡萄酒學者協會-法國葡萄酒學者認證
WSG - French Wine Scholar
- 英國葡萄酒與烈酒教育基金會高級課程
WSET Intermediate:Level 3 Award in Wines & Spirits (WSET L3)
- 英國葡萄酒與烈酒教育基金會中級課程
WSET Intermediate:Level 2 Award in Wines & Spirits (WSET L2)

我要分享

相關文章

2022-11-18

在創作路上建立屬於自己的傳奇:楊柏林

「只要感悟到生活美學的召喚便能創作。」楊柏林的創作沒有學界的包袱,也從不給自己設限。他很擅長將作品融入自然與環境中並產生對話,因此所有作品的共通點便是具有空間的穿透性,唯有"自由"才能展現藝術的活力並具有延展的力量。

2022-09-29

北科大EMBA品酒社活動「為你的餐找一支好酒友」:從頭認識餐酒搭配

北科大EMBA品酒社於111年9月3日下午6點半,在心泰原創泰國料理舉辦「為你的餐找一支好酒友」餐酒會,邀請「識酒參葡萄酒工作室」創辦人Matt和Roxy講解品飲知識,讓社員在吸收品酒知識的同時,能品好酒,享佳餚,共度難得的聚會時光。

2021-11-11

要吃幾粒飯?海南雞飯的古早手藝 - 雞飯粒

海南雞飯不但是南洋招牌菜,近年更因為米其林報導,成為來訪星馬的朝聖美食。飽沾雞汁的白飯鋪上雞肉,搭配黑醬油、薑蓉、辣椒醬,菜式簡單卻回味無窮。不過要是認為海南雞飯只是單純的雞肉配飯可就大錯特錯!本篇將為你介紹海南雞飯的由來、吃法,以及大馬家喻戶曉,海外卻鮮為人知的 “雞飯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