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病如親無私奉獻的退休醫師:張裕泰

當 COVID-19 剛開始在全世界爆發,台灣由於記取 2003 年 SARS 的經驗,將疫情控制得當使各界紛紛借鏡學習。而提起 SARS,人們一定會想起當時的抗 SARS 英雄—前和平醫院急診室主任張裕泰!


(圖/回母校中國科技大學接受採訪)

張裕泰醫師的一生都為了醫療而奉獻,義診足跡踏遍世界各地,他也時常參與國內天災的救助行列,包含2001年的《納莉風災》、2004年的《敏督利風災》、1999年的《921地震》。這位現今在杏林界人人尊敬的醫師,在年輕時也曾有過叛逆的階段。從小在父親張炎虎醫師的耳濡目染下,自然也有一顆想要成為醫師的心,然而少年時的他成績並不理想,在當時大學還不普及的年代透過五專聯招,考上了中國市政專校 (現今的中國科技大學)的公共衛生科。

雖然與醫學領域還有一段距離,但這段經歷卻替他未來的醫師生涯打好了基礎,也終於跟上了父親的步伐前進!

男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必桑梓地,人生到處有青山

回想在專科的前三年,他愛玩的心尚未消失,直到第四年當完兵至成功嶺回來,接觸到公衛科的專業科目以及受到由國防醫學院派來的教授教學指導影響後,才使張裕泰決定發憤圖強、致力學習。皇天不負苦心人,成績從此扶搖直上,也使他受到了貴人的引薦至日本求學,並正式的進入醫學院!

由於在公衛領域學得專精,穩紮的基礎讓張裕泰在學醫的路上反而暢行無礙。從小受父親視病如親、不計貧富的作風深刻影響,在學成歸國後,不以利字為當頭的他選擇在和平醫院服務,希望所有民眾都能夠一視同仁的被對待;「預防勝於治療」是公衛科教授帶給他的觀念與啟發,也使他從此養成了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並透過於偏鄉義診服務期間,在當地建立起勤洗手預防疾病的衛教觀念,對當時公共衛生意識還很薄弱的大環境來說,是超前佈署的存在!

勇往直前,挑戰自我極限

除了成立張炎虎基金會而開始了在國內義診的計畫,張裕泰也在因緣際會下加入了路竹會,義診足跡從此擴大至國際!回想當年第一次出國至賴比瑞亞義診,當時才剛結束內戰,資源匱乏、衛生條件不佳的環境,也讓張裕泰躊躇不前,但他還是決定要挑戰自我,跨出勇敢的一步。


(圖/國內義診)

在當地義診期間,由於對自己與團隊都有嚴格的衛生習慣要求,在預防措施準備充足的情況下,所有使人擔心的意外都沒有發生,這讓他在投入國際義診的行列更有信心也更有號召力!成就感的累績以及憑藉著一股想使更多人受惠的奉獻精神,他從外科主治醫師的崗位轉換成了急診科主任,只為了能有更彈性的時間安排;一旦將急診室的任務完成,他便可以隨心所欲地出發至世界各地進行義診。


(圖/玻利維亞義診)


(圖/粉紅色:全球義診足跡)

苦難中挖掘樂事,自娛娛人

義診期間大部分是克難的,但也有樂趣。說到這裡,張裕泰不經露出微笑與我們提起當年的趣事。

某次在甘比亞義診的途中,當地沒水沒電、環境十分克難,傍晚時分突然下起了一陣大雨,男生們大大咧咧的在雨中洗澡,而女生們將帳篷搭好,點起蠟燭準備享受沐浴時,一場春光乍洩的皮影戲誕生,視線頓時不知道該如何是好,那個晚上除了雨聲之外,還充斥著大家的笑聲。

外人眼中看似自討苦吃的義診服務,對張裕泰來說反而是令人上癮的蜜糖,每一趟旅程總是能滿載而歸、獲益良多。透過真實的接觸才能累積更多實務的經驗;面對突如其來的危機才能夠從容應對!

也因為國外偏遠地區的資源稀少,造就了當地人"認命"的人生觀,他們也更能同理醫師已經盡自己最大的能力來救援,無論病患最後康復與否,他們都會對醫師表示感激與送上最高的敬意,這也讓參與義診的醫生團們更願意無私的奉獻與犧牲。


(圖/史瓦帝尼義診時,受國王接待)

而當 SARS 襲台,在同事們得知封院還在驚慌失措的階段,張裕泰利用了自己公衛科的背景提出了分流概念(類似現今隔離、防疫旅館的政策),以及帶上先前義診的經驗,成功安撫群眾的心也說服大家冷靜處理。若當時有更多醫師、政策執行者有公衛的觀念與知識,也許能夠更快速的圍堵病毒、阻止擴散,也使醫護人員的投入更有效率。

知福,惜福,再造福!

也許是 SARS 的成功經驗讓他對傳染病更無所畏懼,隔年的馬拉威義診因此鬆懈了而導致染上惡性瘧疾,幸好張裕泰當時已經返台加上警覺性高及時發現,立刻用藥才順利恢復,在鬼門關前走一遭的他最大的感悟便是人真的要惜福!尤其義診期間踏入過各種惡劣環境、看遍生離死別,對生命的無常早已看淡,把握當下才是當務之急。

張裕泰認為台灣擁有豐富的醫療資源以及完善的健保體制,讓看病成為一件很普遍的事。然而部分人的濫用,與認為人命關天的態度,導致台灣的醫病關係還有許多改善的空間。除了醫師需具備基本的醫療道德以及同理心以外,病患及家屬也需尊重專業,並透過教育把觀念導正,以避免醫病之間長期處在彼此互不信任、只剩下猜忌懷疑的不平等狀態。

年過七十的張裕泰,惜福重福,並且擇善固執!只要還有義診的機會,一定會義不容辭的前往。本來已經規劃了要去緬甸義診,沒想到計畫卻被疫情與當地的戰亂打亂導致遲遲無法出發。讓張裕泰決定在能力所及的範圍內付出一切,想做就做、把握當下並等待機會來臨。養兵千日用在一時,只要準備好,不怕沒有時機。


(圖/緬甸義診並贈送當地胃鏡一組)
張裕泰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外科臨床副教授
臺北醫學大學兼任副教授
財團法人臺北市張炎虎社會福利基金會(N.P.O.)董事長

學歷

私立中國市政專科學校公共衛生科
日本國立岐阜大學醫學部醫學士
日本國立信州大學醫學部醫學博士


經歷

日本國立信州大學醫學部附屬病院第二外科
臺灣臺北市立和平病院外科主治醫師
臺灣臺北市市立和平病院急診科主任
臺灣臺北市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災難醫學科主任
臺北醫學大學駐聖多美普林西比國醫療團團長
臺灣臺北醫學大學附屬萬芳醫院社區醫學科醫師
淯陞診所醫師


得獎紀錄

第十三屆臺北市醫師公會杏林獎
第十六屆醫療奉獻獎(個人獎)
第六屆國家公益獎(個人獎)
第二屆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優良醫師獎
第一屆中華國際醫療典範獎(團體獎)
第二屆中華國際醫療典範獎(個人獎)
中華醫療人權貢獻獎
2022中國科技大學傑出校友

我要分享

相關文章

2023-10-03

台灣鳳梨釋迦酒進軍米其林:幕後推手永邑國際 Ashley獨家專訪

在Fine Dining界備受關注的水果甜酒「山漾鳳梨釋迦酒」,成為饕客們搭配餐點都要來一杯的話題酒款。這支國產酒到底憑什麼能進軍米其林餐廳?是什麼樣的魅力讓VIP直接買走餐廳存酒?CParty獨家專訪最關鍵的幕後推手——永邑國際Ashley

2023-09-21

彈性素食主義者的好朋友:美味食刻

全球的全素食人口雖然佔少數,但減少食用動物性食物、使用動物性製品的人卻越來越多。於2020年「彈性素食主義者」人口高達全球的42%。總體而言,素食成為一種新的飲食流行趨勢。

2023-09-15

蛋奶素食者生活的理想夥伴:美味食刻Delicious Moment

全球興起了素食的風潮,越來越多人選擇茹素,選擇吃素的原因不再只是因為宗教信仰,更多的是健康和環保等等考量,這場「從餐桌開始的革命」,讓許多人趨向植物性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