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小農的創業之路–對土地友善,才能照顧家人
回鄉後才發現
農藥使用的太氾濫,農夫都不敢赤腳踩在自己的農地上。
多年前,我們輾轉得知市面油品可怕的製造過程,便開始向一生務農外公購買友善種植的花生,去蕪存菁後請傳統油廠代工榨成花生油。十多年來,外公的花生在親友團間已經養了一群重視油品安全的忠實顧客。2014年外公過世、食安風暴席捲全台,讓消費者惶恐不知該如何選擇、如何取得可信任的食品。我們一家人凝聚了共識:想延續外公友善土地、照顧家人的心意,讓更多有需求的消費者能透過網路預購、產地直送的方式取得好的花生油。回鄉接手種植花生後,我才發現農藥使用的太氾濫,那些農夫都不敢赤腳踩在自己的農地上。這樣氾濫使用農藥的方法所生產的食物,不僅消費者吃得不健康、傷害了土地生態、也傷害了農夫自己。

人想要吃的健康
首要的是:讓孕育食物的土地也能維持健康。
我將過去在科技業所學到嚴格管理流程,套用在花生油的生產管理上。我們與農村裡少數人堅持從種植源頭開始、以友善農法耕種、使用有機肥、減少農藥、不使用除草劑,這樣環境生態不會被破壞,農地可以永續經營下去。我們也保留傳統日曬法–採收花生後立即攤開在三合院的廣場上,經過5-7天太陽高溫日曬及每半小時的翻曬,徹底將花生的水份除去;再以人工細細挑選出不良品及雜質,提升了油品原料的品質。最後送往製油廠進行烘焙、碾碎、裝油餅、壓搾、封裝、沉澱靜置,並主動送往SGS做黃麴毒素與農藥殘留的檢驗,確認合格後再出貨給消費者。


我們不僅要想要種出無毒食品、更想推廣無毒友善土地耕種
提高農作物收購價、增加農村工作機會,朝社會企業的方向發展
返鄉初期雖然受到長輩們的不諒解與漫罵,但長期溝通與努力之下已漸漸看到成果,陸續有老農夫願意用相同理念的方式與我們契作。家鄉彰化大城三豐村是一個以農為主的村落,種植各式各樣的五穀雜糧。我們結合志同道合的夥伴成立了小農品牌–「豐禾粒粒」。目前已有5個網路電商平台合作,透過網路預購、產地直送,讓我們更能專注在產品本質上,每項商品都隨附檢驗報告書宅配到消費者府上,讓顧客安心。

從生產一個好商品開始 打造臺灣「無毒良食」的農產品品牌
一個用心製造出來的產品,不僅能吃到健康,更能品嚐到臺灣獨特氣候、人文、與地理環境的帶來的美食感動。也許我們改革起步的有點緩慢,但期望在越來越多人支持友善農法的趨勢下,臺灣農業品能在全球關注糧食議題浪潮中,打造出「無毒良食、永續農業」的品牌形象。

相關文章
來自赤柯山的清香茶韻:伊禾茶的精進與再造
產自清幽的赤柯山,與花東金針花海共享同片豐饒水土。沏一壺茶,喝進東部的自然精萃,亦飲入茶農付出不懈的職人精神。從種植到包裝的努力,就為了讓飲客享用最美的一杯茶——這,正是「伊禾茶」長年秉持的精神。
視病如親無私奉獻的退休醫師:張裕泰
張裕泰醫師的一生都為了醫療而奉獻,義診足跡踏遍世界各地,他也時常參與國內天災的救助行列,包含2001年的《納莉風災》、2004年的《敏督利風災》、1999年的《921地震》
花蓮新興觀光寶地玉里,步道、溫泉皆是古境!你所不知的玉里史
位於花蓮及台東交界的玉里匯集花蓮的山明水秀,同時在歷史上可見各民族在此地尋幽、開墾的足跡。而今,玉里以「璞石閣」的舊名,以自然美景和充滿歷史的景觀吸引來東部遊玩的旅客。看似單純樸實美麗的玉里小鎮,實則蘊含耐人尋味的歷史故事。